(2014年第129号)
根 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黄果树窖酒、黄果树矿泉
水、册亨茶油、六盘水苦荞茶、六盘水苦荞米等25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上述产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二十一、黄果树窖酒
(一)产地范围。
黄果树窖酒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镇宁自治县城关镇、大山镇、扁担山乡共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黄果树窖酒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贵州省镇宁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黄果树窖酒的检测机构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21)。
二十二、黄果树矿泉水
(一)产地范围。
黄果树矿泉水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镇宁自治县城关镇果寨村、扁担山乡凹子寨村共2个行政村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黄果树矿泉水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贵州省镇宁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黄果树矿泉水的检测机构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22)。
二十三、册亨茶油
(一)产地范围。
册亨茶油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册亨县者楼镇、坡妹镇、冗渡镇、丫他镇、巧马镇、秧坝镇、双江镇、岩架镇、八渡镇、庆坪乡、达央乡、威旁乡、弼佑乡、百口乡共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册亨茶油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贵州省册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册亨茶油的检测机构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23)。
二十四、六盘水苦荞茶
(一)产地范围。
六盘水苦荞茶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共4个县区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六盘水苦荞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贵州省六盘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六盘水苦荞茶的检测机构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24)。
二十五、六盘水苦荞米
(一)产地范围。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共4个县区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六盘水苦荞米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贵州省六盘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六盘水苦荞米的检测机构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25)。
质检总局
2014年12月1日
附件21
黄果树窖酒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辅料要求
1.高梁:淀粉含量≥60%。
2.糯米:支链淀粉≥65%。
3.小麦:淀粉含量≥61%。
4.大米:淀粉含量≥70%。
5.玉米:淀粉含量≥62%。
6.酿造用水:产地范围内泉水,硬度8度以上,pH值6至8。
7.大曲:小麦为原料,制曲温度≥65℃。大曲的糖化力180mg葡萄糖/克曲小时,发酵力0.2至0.5二氧化碳/克曲48小时。
二、生产工艺流程
三、主要工艺要求
1. 蒸料糖化
(1)工序:原料→浸泡清洗→清蒸糊化→培菌糖化
(2)操作要点:
①原料:高粱、糯米、大米、玉米按70%、15%、10%、5%投料。
②浸泡:高粱浸泡18小时至24小时;糯米、玉米粉、大米浸泡1小时至2.5小时。
③清洗:去除高粱杂质、料壳。
④ 蒸料:圆汽清蒸4次,每次40分钟。
⑤ 摊凉下曲:摊晾35℃,按原料量0.5%至0.7%的比例下小曲。
⑥入箱糖化:入箱摊平厚度18±2cm,糖化时间夏秋季24±4小时,春冬季44±4小时,糖化原料品温≤40℃。
2.配糟入窖
(1)工序:酒糟摊凉→加曲配料→入窖控制。
(2)操作要点:
①出甑摊凉:糟醅平铺摊凉至36℃。
②加曲配料:加大曲23±3%,配糟比1:4甑至5甑。
③入窖控制:
|
入池温度,℃,
|
入池水份,%
|
入池酸度,%vol
|
室温≥20℃
|
低于或平室温
|
60±2
|
<2.0
|
室温<20℃
|
18±2
|
60±2
|
≤2.0
|
注:出池酸度超过3.0°时,降酸幅度在1.0°以上。底糟、盖糟入池温度为(28±4)℃。
|
3.上甑蒸馏
(1)工序:
(2)操作要点:
①出窖:分层出糟,分层堆放。
②上甑:加谷壳23±3%拌醅,上甑时间40分钟至60分钟/甄。
③蒸馏:馏酒速度1.0 L/分钟至2.0L/分钟,酒温25℃至35℃。
④ 量质摘酒:掐头去尾,分段摘酒,分级贮存,尾酒回蒸,入库酒度≥55%vol,基酒陈酿时间半年以上。
⑤调味酒:储存时间5年以上。
⑥基酒储存容器:陶瓷坛。
四、质量指标要求
1. 感官特色:
项目
|
41%vol~60%vol
|
33%vol~40%vol
|
色泽
外观a
|
无色(或微黄),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
|
香气
|
具有浓郁的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窖香优雅,略带清香
|
|
口味
|
酒体醇合协调,绵甜爽净,回味悠长
|
酒体协调,绵甜爽净,余味较长
|
风格
|
具有本品典型风格
|
|
a 当酒液温度低于10℃以下时,允许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质或失光。当酒液温度在10℃以上时应逐渐恢复正常。
|
2. 理化指标:
项目
|
指标
|
|
酒精度a,%vol
|
41~60
|
33~40
|
总酸(以乙酸计),g/L ≥
|
0.40
|
0.40
|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 ≥
|
1.80
|
1.50
|
己酸乙酯,g/L
|
1.20~3.00
|
0.50~2.20
|
固形物,g/L ≤
|
0.40b
|
0.50
|
a标签标示值与实测酒精度不得超过±1.0%vol,b酒精度41%vol~49%vol的酒固形物可小于或等于0.50g/L。
|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22
黄果树矿泉水质量技术要求
一、水源
保护区内自然涌出。
二、水源保护
水源防护设立三级保护区:
1.严格保护区:在泉群外围半径15m范围内,设置隔离墙;该范围内应由厚度≥20cm水泥封面,并呈坡度向外排水;取水点有封闭式建筑,并有专人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不得放置与取水设备无关的其他物品。
2.限制区:在泉群外围不小于半径60m范围内,不得设置居住所、工厂、厕所、水坑,不得堆放垃圾、废渣或铺设污水管道,严禁使用农药、化肥,和可导致矿泉水水质、水量、水温改变的饮水工程及引起含水层污染的经济工程活动。
3.监察区:防护半径≥1000m,防护范围内,禁止排放工业、生活废水,并不得破坏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活动;禁止毁林开荒,保护好生态植被。
三、开采和加工
1.开采和加工要求:应在保证天然矿泉水卫生安全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开采、加工与灌装。
2.灌装要求:不得将矿泉原水运至保护区外灌装。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无色、无臭、无味、无沉淀,清冽甘甜,水质、口感上佳。
2.理化指标:
项目
|
指标
|
锶(Sr),mg/L
|
0.8~1.2
|
钙(Ga2+),mg/L
|
70.0~110.0
|
溶解性总固体,mg/L
|
18.5~30.5
|
pH值(25℃)
|
7.4±0.5
|
总硬度,mg/L
|
300~440
|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23
册亨茶油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红球”等当地传统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500 m至1000m,土壤类型为红壤或黄棕壤,有机质含量≥1.0%,土壤pH值4.5至5.4,土层厚度40 cm至80cm。
三、栽植采收
1.种植:每年11月至次年2月种植,栽植密度≤2400株/公顷。
2.采收: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分批采收。
四、加工
1. 加工工艺:原料→储存→预处理→蒸炒→压榨→过滤→成品油。
2.主要工艺要点:
(1)茶籽:水分≤13%。
(2)储存:温度≤20℃,储存期≤170天。
(3)蒸炒:温度<100℃,蒸炒至水分≤6%。
(4)压榨:压榨温度≤100℃,出油率≤25%
(5)过滤:温度60℃至70℃。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油色浅茶色,清亮透明,滋味香醇,久置无分层。
2.理化指标:
项目
|
指标
|
|
碘值,g/100g ≤
|
85
|
|
皂化值,(KOH) mg/g ≤
|
193
|
|
不饱和脂肪酸
|
油酸,% ≥
|
82
|
亚油酸,% ≥
|
8
|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24
六盘水苦荞茶质量技术要求
一、苦荞茶原辅料
1.原料:产自产地范围内海拔≥1700m的细白苦荞。
2.辅料:完全发酵茶,符合国家关于发酵茶的相关规定。
3.加工用水:产地范围内地下水,水质符合饮用水相关规定。
二、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1.加工工艺:
(1)原味茶:原料苦荞→脱壳→苦荞米→熟化→干燥→筛分→包装。
(2)风味茶:苦荞粉→磨浆→配料→制粒→熟化→干燥→筛分→包装。
2.操作要点:
(1)原味茶:
①熟化:温度90℃至100℃。
②干燥:温度≤105℃, 含水量≤12%。
(2)风味茶:
①配料:添加5±1%完全发酵茶。
②干燥:温度≤105℃, 含水量≤12%。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原味茶:汤色黄至深棕色,麦香浓烈,夹带焦香;
(2)风味茶:汤色黄至深棕色,麦香浓烈,略带茶香。
2.理化指标:
项目
|
指标
|
|
|
原味茶
|
风味茶
|
总黄酮(以芦丁计),% ≥
|
1.0
|
1.8
|
水分,% ≤
|
6.0
|
6.0
|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25
六盘水苦荞米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适宜当地种植的六苦2号、六苦3号等类型的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700m以上,土壤类型为红壤或黄棕壤,土壤pH值5.5至7.5,耕作层≥20cm。
三、种植技术
1.播种: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播:8月中旬。播种量75 kg/公顷至80kg/公顷。
2.施肥:每公顷施农家肥≥7.5t。
3.收获和储藏:当植株籽粒2/3成熟时采收,脱粒后自然晾晒,含水量≤13.5%入库储藏。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1.加工工艺:苦荞麦→筛选除杂→泡麦→滤干→熟化→干燥→脱壳→干燥→包装。
2.加工工艺要点:
(1) 原料:籽粒饱满,含水量≤13.5%的苦荞。
(2)泡麦:清水浸泡10小时至24小时。
(3) 熟化:温度80℃至110℃, 时间20分钟至30 分钟,苦荞内部淀粉完全熟化即可。
(4)干燥:含水量≤12%。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不规则颗粒状,大小均匀,淡黄色至黄绿色,麦清味浓郁,微苦。
2.理化指标:
项目
|
指标
|
总黄酮(以芦丁计),% ≥
|
1.0
|
纤维素,% ≥
|
3.5
|
水分,% ≤
|
12.0
|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