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纪实 ——
赫章县“四个坚定”深化产业扶贫
来源:多彩贵州网 | 作者:gzdlbz | 发布时间: 2018-10-08 | 1386 次浏览 | 分享到: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赵青)近年来,赫章县以“精准扶贫”为主攻方向,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产业主导、滚动发展”的思路,坚持“四个坚定”深化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带动模式,找准脱贫路径,提高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实效。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发展与“三变”改革有机结合

  通过产业项目的实施和引领,积极探索和创新“三变”模式,不断将农村“三变”改革引向深入,引导有资源无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利用资金、土地等资源折价参与企业入股分红。制定《赫章县“特惠贷”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对发展种、养业的贫困户发放最高5万元的“特惠贷”贴息贷款,共撬动7056.82万元“特惠贷”“三变贷”资金入股,涉及农户2091户9220人。鼓励村级组织和群众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带头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发展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参与“三变”改革经营主体达179个。2017年共发展11个“三变”试点村,试点村参与农村“三变”改革农民8758人,其中贫困人口2352人。

  二是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发展与利益联结有机结合

  紧扣“精准扶贫”这一主题,不断提升扶贫开发的质量和效益。针对各类新型主体不同机制和特点,打造了河镇乡扶贫产业示范园区、平山农业休闲示范园区、马圈岩蛋鸡养殖场、松林坡香葱种植基地、结构乡蘑菇种植园等多个产业示范带。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探索出了水塘堡乡水潮“123345”、马圈岩村蛋鸡养殖“65338”、平山乡“返租倒包”、平山乡休闲农业“33351”、松林坡乡香葱种植“11235、结构乡蘑菇种植“1234”、铁匠乡“一轴两翼”等一大批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快速发展,切实保障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三是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发展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机结合

  为有效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我县紧紧围绕“财政投一点、农户筹一点、企业帮一点、‘两委’创一点”的思路,按照“55581”工作机制来破除“空壳”。即:县财政向全县每个村(居)一次性划拨集体启动资金5万元;按照“规范划拨、高效使用、滚动投入、逐步增加、全程监督”5个原则,捆绑“扶贫项目、特惠贷政策、村域企业、社会资金、村级资产”5种资源;全力打造“资源开发、资产盘活、特色发展、企业入股、实体带动、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互联网+’”8种产业模式;达到“村级集体增收、群众致富”这一目标。引导村级集体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领办创办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撬动社会资本,做大农村产业发展“蛋糕”。目前,全县已发展集体经济产业462个,村级集体积累达到2639万元,8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达到3万元以上。

  四是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发展与品牌创建有机结合

  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先后引进毕节柳江、贵州新农汇、贵州优农谷公司、贵州大丰盈等60余家企业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一系列经营运作模式,带动农户与企业或合作社签订利益联结达6571户,带动贫困户务工人数达13260人。柳江鸡蛋已申报“三品一标”认证、核桃和樱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可乐猪产品入驻贵阳大中型超市和“北-上-广-深”高端市场,设立“三里粮食”“三里人家”品牌专营,实现与京东合作推广销售。充分利用东西部帮扶枢纽及广州番禺帮扶赫章大好机遇,强化核桃、可乐猪、辣椒等优质农产品对外营销。截止目前,规模农产品企业共销售可乐猪、鸡蛋、核桃等农产品达12000万元,其中县外省内销售5300万元,北上广销售2100万元,其余区域销售6600万元。

作者:赵青 编辑: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