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纪实 ——
德承武陵源 江通桃源家 品读德江 邂逅山水故园之美
来源:铜仁日报 | 作者:gzdlbz | 发布时间: 2018-10-13 | 3239 次浏览 | 分享到:

 


 


 


 


 


 


 


 


  德承武陵源,江通桃源家。

  德江位于贵州高原东北部,梵净山西麓,地处遵义、铜仁、重庆黔江构成的几何中心位置,是黔中经济圈、成渝经济圈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结合点。全县国土面积2072平方公里,聚居着士家、仡佬、苗等18个民族56万人。这里旅游资源多彩绚丽,气候舒爽宜人,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悠久深厚,民风民俗多彩奇特,山水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处处物华天宝,素有“革命老区”“傩戏之乡”“天麻之乡”等美誉,是镶嵌在贵州高原东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

  走进德江,可以体验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饱览雄、奇、险、秀的乌江百里画廊,如诗如幻的江河奇景,独特多彩的地方民族风情,领略璀璨的文化,品尝美味佳肴……

  农旅田园风光优美

  金秋十月,驱车从德江县城出发,沿着326国道往该县煎茶镇方向前行,沿途青山作伴,景色宜人。20分钟左右,路旁逐渐出现翠绿整齐的草地,不远处的湖面与亭桥互衬,一片仿若山水图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让人不禁放慢车速,驻车观赏。

  这便是德江县倾力打造的乡村旅游样板——武陵陶缘休闲度假区,由陶缘芳林、陶缘水乡、陶缘丘山、陶缘柳湖、陶缘归田五大板块组成。景区内水体清澈、空气清新、山林幽静、山水环抱,湖、岛、山、林有机共融,美不胜收,成为了集自然风光、科技示范、森林康养、滨水游憩、休闲度假、水上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园。

  置身其中,“碧影映湖间,悠然云水天”,仿佛感受到陶渊明笔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在桶井乡的玉竹农业观光园区,石头涂上七彩颜色,画上了老虎、牛、鱼……昔日的乱石旮沓摇身一变,仿佛成了动物园。园区内还用稻草打造了各种人物、动物,再现了百姓农耕的景象。

  据了解,该园区按照“农旅一体化、园区景区化、品种多样化”的定位,建设了以脐橙为主的精品水果产业带,种植了桃子、脐橙、菊花等共1.2万亩。游人漫步园区,可以欣赏乌江沿岸的自然风光,体验采摘乐趣,品味新鲜水果,感受农耕文明。

  踏入泉口草场,让人仿佛置身于蒙古的大草原之上,蓝天白云,牛羊成群,一眼望不到边际。作为德江县重点打造的富民工程,泉口草场人工种草面积达2.6万亩,内有天然湖、卧虎等风景。春季草长风吹,牛羊成群;夏日天高云淡,气候凉爽,秋来阴雨绵绵,云雾缭绕;隆冬眼妆素裹,极目辽阔。草场内建设有跑马场、“蒙古包”、卡丁车、悠波球、滑行草等旅游设施。站在跑马场,绿色的原野、奔驰的骏马、嬉戏的牛羊……为草场增添了独特的风韵。

  在高山镇,贵春花海景区采取“村集体经济+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把现代农业和生态观光有机结合,积极打造集特色农业种植、科技试验示范、农家风味餐饮、旅游休闲观光、婚纱摄影基地、薰衣草深加工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观光区。

  “以梅兰竹菊等高端花卉种植、观赏为主,形成花茶、香包、干花等一系列产业链。现在2700亩地都已种植好,就等其他娱乐设施建设完善。”贵春花海董事长杨贵春告诉记者,园区计划明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


  自然奇观神秘奇异

  乌江深处有秘境,处处是美景!

  曾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乌江,至南而北,途经德江潮砥、共和、长堡等乡镇,纵贯其境,沿途风景秀丽,让诸多美景呼之即出。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建于流经德江县长堡镇的乌江干流之上,处于武陵山脉与大娄山脉交汇地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珍稀物种众多,保护与科研价值极高。该区域内气候宜人、峡谷幽深曲折蜿蜒,具有“不是三峡胜似三峡”的壮美峡谷景观。

  公园于2013年12月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分三期实施,位于沙坨水库德江县境内共和镇独鱼溪至思南县交界处的乌江主河道及印江河内,涉及共和、长堡、潮砥三个镇。公园内自然景观独特,资源丰富多彩,文化底蕴深厚,有乌江峡谷、印江秀水、玉女峰、观音阁、乌江古纤道、田秋“黔中砥柱”石刻、乌江睡佛等独特的风貌景观,集“雄、奇、险、秀、幽、人文”于一体,构建出“山、水、林”有机统一的湖光山色美景,给人“自然而富有野趣,景美而深蕴人文”诗意般的画景。

  沿江而行,潮砥镇小溪村高峰寺仿佛有一女子静卧,其“头”在长沟,“脚”在长燕子,长约5公里,宽约1.5公里,远处的山峦起伏,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案:一位美丽的女子,五官清晰,腹部隆起,安静地睡在高山顶上,形象逼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乌江睡美人”。

  近年来,乌江沙沱电站建成蓄水发电后,乌江画廊又新增了不少景色。在潮砥镇小溪河流域,鹅项颈山体因沙坨库区水位上升,四周被水团团围住,形成一座孤岛,被当地人们称为“爱情岛”“钓鱼岛”,岛上宁静优美,给人世外桃源之感。

  新滩沿岸的水体也因蓄水而回环曲折,登高远望,峡谷幽深蜿蜒,沿岸植被丰茂,景色诱人;近看,江上舟楫繁忙,展示着码头航运文化。

  在德江,除了风光旖旎的乌江画廊,位于高山镇的藏龙谷景区,峡谷勾勒出无山不洞、无洞不奇的美妙境地。傩仙洞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洞内的圣母盘堪称世界奇观,其形状晶莹剔透,色彩艳丽,水润饱满,恰似孕育生命的母亲胎盘一般,故号称“圣母盘”,为亿万年的特殊地质构造形成。多家权威机构和专家在考证圣母盘后,均表示圣母盘为世界独有,堪称无价之宝。博大精深的大自然艺术宫殿令人惊叹不已!

  泉口石林,遍布几道山梁、数面山坡,规模宏大,造型奇特,被称之为“神奇石林”。其形态万千,远看浪潮汹涌,近看神态各异。风貌如行云流水、花草树木、人物雕塑,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令人流连忘返。


  文化活动多姿多彩

  墙挂“三清图”卷轴,桌供傩公傩母,舞者头戴面具,身着红衣青裤,脚踏麻鞋,手持“法鞭”,转、滚、翻、跃,口中念念有词……眼下,德江县稳坪镇铁坑村一场傩堂戏正在进行中,吸引了不少群众“围观”。

  “傩堂戏粗犷、活泼。凡戴面具,扮演‘正神’的人物表演的舞蹈,我们称为傩戏舞蹈。主要有‘龙摆尾’、‘横跳步’、‘旋子’等数十种步法,同时吸收了大量的其他舞蹈动作,丰富表演技巧。”一谈起傩戏,傩戏“非遗”传承人张月福就口若悬河,一点也不像年近70岁的老人。

  世界的傩戏在中国,中国的傩戏在贵州,贵州的傩戏在德江!来到德江,一定要看一场傩戏。据了解,德江傩堂戏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戏种,被赋予“中国戏剧活化石”的美称。它具有幽默、诙谐、逗乐的傩堂戏语言,牛角、师刀和刺绣服饰等傩堂戏道具,或骠悍、凶猛、威武,或稳重、深沉、慈祥的傩堂戏人物,生动地表现了原始先民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

  1993年3月,贵州省文化厅授予德江县稳坪镇“傩戏之乡”称号。2006年德江傩堂戏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德江傩堂戏2008—2016年连续3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傩戏之乡”。

  无独有偶,德江元宵节舞龙炸龙活动和水龙节也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千百年来,德江土家人民以舞龙炸龙传承龙文化,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同时也表达德江土家儿女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憧憬和建设美好家乡的豪情。每年活动期间,人们不管有多忙,都会停下脚步,数万人上街狂欢。

  目前,该县元宵节舞龙炸龙活动已被列入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水龙节正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在这里延续,红色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

  1934年红三军转战至枫香溪,6月19日在此召开“枫香溪会议”,此次会议是红三军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建国后,政府在此成立了枫香溪会议会址陈列馆。

  1948年,中共黔北工委成立,并以德江为中心,向贵州各地辐射,恢复和创建了多个县份的党组织,发展共产党员,广泛开展统战工作,充分发动群众,坚持开展武装斗争,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解放了松桃、江口等10个县,为贵州省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贵州解放史上谱写了绚丽篇章。

  现如今,枫香溪红色文化的保护及利用已经得到高度重视,中共黔北工委旧址也已恢复并被纳入保护,两者被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继续传承着红色革命精神,为德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特色美食百吃不厌

  天麻炖土鸡、天麻煎蛋、天麻扣肉……食在德江,来一桌天麻宴,定可以让你大饱口福。

  德江天麻吃法多种,既可干炒、清炖,也可泡酒、酿酒等。天麻作为中药材入菜,不仅色香味俱全,还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德江素有“天麻之乡”的美称,是贵州三大天麻基地之一。该县天麻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据检测,德江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达1.3%,远高于0.22%的国家标准。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德江天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而走到德江楠杆乡,热情好客的土家人会在桌上摆上米花、糍粑、花生等小吃,然后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熬熬茶,盛情款待远道而来的贵客。

  熬熬茶又被称为油茶,是楠杆土家族群众款待尊贵客人的主打食品,是德江著名的传统小吃,以楠杆乡的最为出名。其制作十分讲究,需备本地老茶、黄豆、花生米、核桃仁、芝麻仁、猪油、油渣、食盐和花椒等食材,先将猪油放在柴火锅中融化,然后将豆子、花生、核桃放入油锅中炒焦变黄,放入芝麻和花椒再翻炒几下即加水将豆子等煮至能压碎时改为文火熬,随即用木瓢将这些原料压碎成糊状,再加入大量饮用水放切碎的油渣煮沸、放盐、调味,便可盛到碗中供客人品尝。

  地道的熬熬茶清香可口,醒脑提神。逢年过节或贵宾到来,土家人就制作熬熬茶,并在桌上配上彩色米花、米叶、米线,糍粑、花生、板栗、核桃、土豆、土鸡蛋9样食品,或者是麻饼、红薯、玉米棒子等农家食品盛情款待。

  在德江,除了天麻全宴、熬熬茶,还有肉质软糯,口味纯香的土家传统名菜米面扣肉,由五花猪肉、米面、花椒粉、白糖、精盐、料酒、姜花拌匀,放入蒸笼中蒸熟而成,是节日、婚丧嫁娶宴席所必需的菜肴。

  肉质鲜嫩,鸭香扑鼻的长丰红油旱鸭,更是一道风靡全县的名菜,游客常常慕名而至,以能吃到此名菜而觉得不虚此行;用其熏制烤鸭,外形美观,皮肉酥嫩,香而不腻,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低高蛋白。有美食家曾点评总结到“美食讲究天然绿,旱鸭追求一点红”。

  德江著名的特色食品还有泉口灰豆腐、窖水牛肉、九大碗、土家十八味、特色小吃丝娃娃等,足以让人大饱口福,流连忘返。

  现如今,游在德江,山上风光无限,山下流水旖旎,处处皆诗境,随时见物华。德江立足自身独特的山水地理风貌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按照“园区景区化,景区产业化”的理念,把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相融合,因地制宜打造旅游景区景点、旅游村寨,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动傩乡旅游发展。

  今年,德江结合承办铜仁市第七届旅发大会的契机,大力提高旅游发展认识,积极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全力打造一批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致力把“乌江秘境·欢乐德江”打造成为一张响亮的文化旅游名片,为山地旅游的全域化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桶井乡的玉竹农业观光园区彩色石头德江玉竹农业产业园菊花盛开游人纷至水龙节洋山河风光元宵节舞龙炸龙美丽德江傩戏德江熬熬茶长丰旱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