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纪实 ——
“百家品牌·百名工匠”采风行:盘县火腿 既是手艺 也是心意
来源:多彩贵州网 | 作者:gzdlbz | 发布时间: 2018-10-20 | 1111 次浏览 | 分享到:

  —— 走进盘州市恒泰火腿加工厂

  题记: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多彩贵州网联合主办的贵州“百家品牌、百名工匠”大型纪实采风活动,已迈进第三个年头,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贵州品牌宣传树立了范本。2018年,省质监局和多彩贵州网决定继续开展“百家品牌、百名工匠”宣传推介活动”,今年将重点围绕贵州省名牌产品、服务业名牌、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等品牌创建工作突出的企业及工匠开展。近日,多彩贵州网记者走进盘州市恒泰火腿加工厂,就品质管控、工匠精神等主题进行现场采访。

整个盘州就像一个天然的火腿作坊

  时间与气候造就的美物

  十九大过后,“盘县火腿”成了盘州市最火爆的代言名片,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们纷纷来到盘州考察、收购火腿。

  实际上,盘州有做火腿的传统。元朝时候,《普安厅志》就有盘州人腌制火腿的记录。到了清初,盘县火腿甚至“走俏云南”。

  2012年,盘县火腿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继浙江“金华”、云南“宣威”之后的中国第三个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火腿品牌。

  在当地人心目中,盘县火腿,是时间与气候造就的美物。这里四面环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4.1摄氏度,年降雨量1400毫米,无霜期268天,是一个天然的微生物温床,也是火腿腌制加工的最佳自然条件。

盘州市恒泰火腿加工厂厂长张英

  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盘州市恒泰火腿加工厂厂长张英,和火腿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从她爷爷辈就开始做火腿。“那个时候,家里腌制的火腿远近闻名,附近乡邻甚至云南的客人都会慕名来购买。”

  渐渐的,张英爷爷每年腌制的火腿从十多支增加到100多支,每年都是售卖一空。2009年,张英决定将家庭式的火腿加工小作坊扩张,成立了盘州市恒泰火腿加工厂。

  盘州全市大小火腿厂林立,张英的火腿加工厂是为数不多越做越好的。现已建成火腿冷冻库、火腿挂凉库等共3500多平方米,主要生产经营注册商标为“盘裕”的盘县“土猪火腿”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火腿必须在自然通风环境下发酵

  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

  “每年霜降到次年立春,是腌制火腿的最佳季节。要制作出一只上等的火腿,原材料至关重要。”如今,张英只要用眼一看,用手一摸,就能判断肉质好坏。

  张英介绍,制作火腿的生猪最好选用本地农户用玉米喂养一年以上的。生猪腿要选择猪后腿,“猪后腿上的肉,肉质紧实,肥肉臻白油亮,三分肥肉,七分瘦肉最合适。”挑选猪后腿有“三不要”原则:有破埙的不要;有瘀血的不要;种猪、母猪不要。一般30斤左右的猪后腿最适宜用来制作火腿。

  这些猪腿经过修割整形、腌制、堆码翻压等多个工序之后,再上挂风干一年,就成了正宗的盘县火腿。

“盘裕”牌盘县“土猪火腿”

  “盘县火腿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从来都没有保密过,可是离开这里做出来的火腿味道就是不对。”张英说,有很多外地人来找她学习过做火腿,可是回到家乡却不成功。甚至把还没有发酵成熟的新腿带出盘州,因为气候环境的变化都会变味。即便在盘州境内,不同环境制作出来的火腿,质量都不尽相同。

  整个盘州就像一个天然的火腿作坊,这也成了盘县火腿独特风味偷不去的秘方。

  多年来,张英的“盘裕”牌盘县“土猪火腿”,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在百舸争流的市场中,这个三代人的老字号招牌背后,凝聚的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张英是厂里的核心手艺人,始终遵循传统火腿的制造精要:洗、腌、晒、整形、下架、抹油、堆叠、修割,确保每一条火腿都在冬至至立春期间制作,在自然通风的环境下发酵……

公司产品

  走出山门的盘县火腿

  “传统工艺经过了历史的沉淀,无论是色泽、香味,还是品质,与工厂化生产的火腿是有很大区别的。”张英强调,火腿具有千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也必然吻合大自然的规律。因为蕴藏着盐、风、阳光,以及人情的味道,最终人们餐桌上才多了一份这般精益求精的美味。

  2012年,张英的火腿加工厂研发了“一种用于晾挂火腿的库房”“一种冷库控制装置”“一种冷藏加工室”以及“一种冷库温度处理装置”四项实用型专利。同年在北京召开的盘县火腿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评审会上,所用的火腿原材料由张英的盘州市恒泰火腿加工厂提供,经过由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成的评审专家分别就火腿原料、加工工艺、生产时间、生产周期、发酵时间、人文因素、地理环境以及等级划分等方面进行详实评审,专家成员全票通过盘县火腿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公司产品

  张英厂里的火腿“肉质软、含盐低”。一条制作好的火腿,去除表面的油污,小刀一切,就能看到鲜红的火腿肉,亮白色的脂肪纹理穿梭于红宝石般鲜润的肉中;入口的瞬间,柔软而又不失韧劲,一股浓烈的咸香裹挟着微微的回甘立刻充满整个口腔,久久不退,令人惊艳。

  岁月的积淀成就了盘县火腿的独特风味,在一代又一代像张英这样的手艺人传承下,盘县火腿开始逐步走出山门,声名远播。(多彩贵州网 本网记者 薛景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