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纪实 ——
小山村开公司 “兴仁薏仁米”销售旺
来源:贵州日报 | 作者:gzdlbz | 发布时间: 2018-11-30 | 1137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偏僻的大山里,开店赚大钱,这并不是天方夜谭。

  8月29日,在兴仁县下山镇茅坪村,金州植保农业专业社理事长、贵州仁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汤进打开手机上的链接,电商销售实时数据显示:下午6时,两盒装450克的“兴仁薏仁米”已下订单11955单。这还不包括“青蒿土碱鸡蛋面”“百合面”及“薏仁粉”调粉的订单。截至7月底,该公司销售产值为970万元。

  这段时间,这里的14个工人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10时至11时,因为每天仅两盒装“兴仁薏仁米”的订单销售都在1万单以上。

  “兴仁薏仁米”生意为什么会这样旺?汤进说,这源于兴仁薏仁米产品品质、品牌价值的引领。

  2011年2月,“兴仁薏仁米”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5年又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兴仁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兴仁薏仁米”价值,把薏仁米作为脱贫攻坚、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

  兴仁县薏仁米种植面积从2009年的6万亩发展到2017年的30余万亩,种植农户从3.75万户增加到5万余户(其中精准扶贫户9984户45811人),总产量由2.4万吨增加到9万吨,总产值由1.68亿元增加到7.2亿元,实现综合产值15亿元。

  兴仁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薏仁米种植基地和产品集散地,亚洲最集中的薏仁米加工、交易中心。目前,全县有薏仁米加工企业411家,其中规模企业26家,从业人员4100人。

  2014年,汤进这个从茅坪村走出的大学生,已在香港一家集团公司做了财务执行官,但他毅然决定回老家组建合作社。2016年,他成立了公司,并投资200万元,利用自家的房屋搞起首条生产线。目前,已发展社员731户,基地种植薏仁米5200亩。据他介绍,即将投产的新建薏仁米加工生产线将使产能扩大20倍,销售产值实现2亿元。

  “兴仁薏仁米”不仅电商订单猛涨,实体店销售量也在快速增长。贵阳市的一家超市提出每天销售1.5吨青蒿土碱面条的订货。

  市场消费带动生产发展。“兴仁薏仁米”价值不断显现,产业链条上生产工人、种植农民的利益也随之得以体现。

  专业社社员熊顺琼说:她家20亩坪子地(好地)全部种了薏仁米,每亩毛谷产量达1000斤,过去每斤只卖1.5元至1.8元,现在合作社收购一般都在3—3.5元/斤,一样的劳动,一样的收成,她家的收入却多出2万多元。

  黄同琴家是贫困户,她在仁信公司上班,每个月固定收入2000元以上,还可以享受全产业链上“二八”比例的利益分成政策。500斤薏仁米毛谷,加工250斤成品米,包装成277盒商品贴上“兴仁薏仁米”商标卖出去,至少多收入1100元。

  通过发展薏仁米产业,茅坪村全部群众实现了脱贫。(贵州日报 杜兴旭 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