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王都安) 2月27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第二次主席团会议考察团赴龙里县观摩刺梨产业发展。考察团先后观摩了龙里县刺梨种植基地及刺梨加工。通过听介绍、看展板、基地参观等形式,让观摩人员更多的了解龙里刺梨产业扶贫情况。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王都安) 2月27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第二次主席团会议考察团赴龙里县观摩刺梨产业发展。考察团先后观摩了龙里县刺梨种植基地及刺梨加工。通过听介绍、看展板、基地参观等形式,让观摩人员更多的了解龙里刺梨产业扶贫情况。
据了解,黔南州龙里县是中国刺梨之乡,“龙里刺梨”“龙里刺梨干”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2000年以来,该县利用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等政策机遇,构建出了一条“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刺梨产业链,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精准融合。目前,该县刺梨面积24.5万亩,投产面积达5万余亩,可产刺梨鲜果7.5万吨,年产值可达3.75亿元,惠及农户7917户,其中贫困户2191户。刺梨成了龙里和黔南的标志性农产品及当地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之一。
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借力刺梨主导产业发展成为小康村,实现蜕变。其“十里刺梨沟”盛景享誉省内外,依托独特的刺梨生态景观,打造旅游景区,成功举办多届“刺梨赏花(品果)节”文化旅游活动及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贵州·龙里站)赛事,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不断提升。该村到2018年底,茶香村刺梨种植面积近20000亩,同时,引进贵州恒力源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刺梨深加工企业,年加工刺梨鲜果1万余吨,生产刺梨果脯、刺梨软糖、刺梨糕、刺梨酒等20余种产品。目前,该公司引进了国内外最先进的“10T/H刺梨榨汁生产线”,刺梨深加工自动化流水线全达产后,实现年营业收入4.6亿元,税收3000余万元,直接带动农户2000余户致富,实现户均增加收入3万元以上,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仅此项目,为当地解决了4000余人的就业,带动刺梨种植户进一步脱贫致富。
观摩结束后,与会观摩代表纷纷为龙里刺梨产业竖起拇指点赞。“刺梨口感独特。此次观摩了龙里的刺梨种植基地和生产线,不仅看到了拥有实力的公司来建设标准化厂房及较强的科研中心和团队研发产品,也看到及其丰富了刺梨延伸产品。同时还了解到,该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农民致富,这个产业的前景大有可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