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望谟县结合县情优势,把板栗定位为脱贫攻坚“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抓住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省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产业扶贫子基金及省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等机遇,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种植板栗,板栗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望谟县结合县情优势,把板栗定位为脱贫攻坚“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抓住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省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产业扶贫子基金及省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等机遇,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种植板栗,板栗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据悉,2018年,该县板栗种植25万亩,其中挂果14万亩,进入盛产期约7.6万亩,产量1.52万吨,产值1.06亿元,覆盖农户1.8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00户。
着力创建品牌,打响望谟板栗品牌。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扶持、各方参与”的原则,大力实施以望谟板栗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公益宣传和品牌建设,突出“绿色牌”“有机牌”“生态牌”,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的生产规模,并积极推动望谟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7年,望谟板栗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完成“三品一标”产地认定面积12.54万亩;2018年5月,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贵州省望谟县“板栗名县”称号。
新增种植面积,扎实抓好增量。在现有25万亩板栗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计划用2年时间新增板栗种植面积5万亩,到2020年全县板栗种植面积达30万亩,实现农业人口人均1亩的目标,带动10万人以上群众增收。同时,以“林畜”“林菌”“林药”模式为主导,以林下养蜂、养鸡、灰树花、油用牡丹、黄精等品种为重点,大力发展板栗林下经济,提升发展空间,实现立体发展。
实施低产改造,全力盘活存量。整合一二三产融合项目资金和“一县一业”专项发展资金,在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打造1个200亩以上的低产提质管护示范点,作为乡镇板栗提质增效高产管护培训基地,通过基地示范和培训,引导群众高效管护,提升群众种植管护积极性,提高亩产量,促进群众增收。整合林业等涉农资金,计划用4年的时间对全县现有的25万亩板栗林进行低产提质改造,到2022年全面完成改造,全县板栗平均亩产水平提高40%以上。(黔西南日报 通讯员 刘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