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发布第1789期证明商标注册公告,由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农村农业技术协会联合会申请注册的“洛龙大蒜”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
洛龙大蒜又称“桐子蒜”“紫皮蒜”,是洛龙特有品种,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据《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志》(1988-2007)年记载,洛龙大蒜栽培历史悠久,以皮薄、个大、味香、质优而文明县内外,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远销日本及东亚地区,80年代在遵义经贸会上曾认定洛龙大蒜为贵州特优品种,被列为遵义地区拳头产品之一。
洛龙大蒜凭其优良的特定品质使其知名度在不断提高,随之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道真县便不断加大洛龙大蒜的种植面积。“十五”时期以来,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扶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逐步成为洛龙镇第二支柱产业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无公害绿色食品。2004年,洛龙大蒜栽培面积300亩,总产量150吨。2006年,洛龙大蒜栽培面积1200亩,总产量700吨。2007年镇党委、政府将其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建立了标准、规格的基地三个,总面积1000亩,零星种植3500亩。2007年全镇产量10万斤以上,同时新建了洛龙银氏大蒜加工厂、改建了洛龙大蒜加工厂,均拥有400余平方米的加工厂房及加工设备一套,能满足年生产2000吨左右大蒜的需要量,2007年加工成品产量均在35000斤以上,目前产品主要销往重庆、贵阳等市场。
洛龙本地百姓种植大蒜是种植玉米、马铃薯的2-4倍, 经济效益十分突出。随着社会的进步, 依托高新技术和区位优势, 突出区域特色, 规模化发展和加工具有市场潜力的特色大蒜系列产品, 力争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良性循环, 使洛龙大蒜向产业化发展, 以促进蒜农增收, 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洛龙大蒜”地理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对道真县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洛龙大蒜”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不仅可以优化大蒜品种、提高大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效益,还能促进大蒜种植企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促进企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通过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根据道真本地特色区域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化程度,实现农民增收,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