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纪实 ——
绿色食品
来源: | 作者:gzdlbz | 发布时间: 2022-08-02 | 135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详细介绍

  (一)绿色食品定义

绿色食品是我国对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的总称,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按照《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二)申请条件

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

2)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定的绿色食品标志商标涵盖商品范围内:

3)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4)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符合绿色食品投入品使用准则;

5)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

6)包装贮运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三)等级分类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物质,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产地的环境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并积极采用生物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四)具体标准

中国的绿色食品标准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制定的统一标准,根据标准不同将其分为AAA级两个级别。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是参照发达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制定的,要求产地环境质量评价项目的综合污染指数不超过1,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安全的人工合成农药、兽药、渔药、肥料、饲料及食品添加剂。A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有机产品的基本原则,参照有关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的标准,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要求产地环境质量评价项目的单项污染指数不得超过1,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且产品需要3年的过渡期。

绿色食品标准以“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理念为核心,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并且分为A级和AA级两个技术等级。

产地环境标准

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1)。该标准规定了产地的空气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畜禽养殖用水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各项指标以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提出了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分级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1AA级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

AA级绿色食品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5-82)中所列的一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评价,采用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084-92);养殖用水评价采用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GB 11607 -89);加工用水评价采用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 5749-85);畜禽饮用水评价采用国家地面水质标准( GB 3838-88)中所列三类标准;土壤评价采用该土壤类型背景值(详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算术平均值加两倍标准差。AA级绿色食品产地的各项环境监测数据均不得超过有关标准。 

2A级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

A级绿色食品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与AA级绿色食品相同,但其评价方法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绿色食品产地的大气、土壤和水等各项环境监测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均不得超过。

生产技术标准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是绿色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核心,它包括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两部分。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是对绿色食品过程中物质投入的一个原则性规定,它包括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和水产养殖药的使用准则,对允许、限制和禁止使用的生产资料及其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使用次数和休药期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以上述准则为依据,按作物种类、畜牧种类和不同农业区域的生产特性分别制定的,用于指导绿色食品生产活动,规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技术规定,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技术操作规程。

1A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肥料、化学农药及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其评价标准采用《绿色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392-2000)、《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3-2000)、《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00)及有关地区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相应条款。

2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其评价标准采用《绿色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392-2000)、《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00)、《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2000)及有关地区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相应条款。

产品标准

绿色食品规定了食品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等内容,但其卫生品质要求高于国家现行标准,主要表现在对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检测项目种类多、指标严。绿色食品安全卫生标准主要包括六六六、DDT、敌敌畏、乐果、对硫磷、马拉硫磷、杀螟硫磷、倍硫磷等有机农药和砷、汞、铅、镉、铬、铜、锡、锰等有害金属、添加剂以及细菌三项指标,有些还增设了黄曲霉毒素、硝酸盐、亚硝酸盐、溶剂残留、兽药残留等检测项目。绿色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必须是来自绿色食品产地的、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出来的产品。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反映了绿色食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先进水平,突出了绿色食品产品无污染、安全的卫生品质。

1AA级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AA级绿色食品中各种化学合成农药及合成食品添加剂均不得检出,其他指标应达到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产品行业标准(NY/T 268-95NY/T 292-95NY/T 418NY/T437)。 

2A级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采用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产品行业标准(NY/T 268-95NY/T 292-95NY/T 418NY/T 437)。  

包装、储藏运输标准

包装标准规定了进行绿色食品产品包装时应遵循的原则,包装材料选用的范围、种类、包装上的标示内容等。要求产品包装从原料、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和废弃的整个过程都应有利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包括包装材料的安全、牢固性,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或避免废弃物产生,易回收循环利用,可降解等具体要求和内容。

标签标准,除要求符合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外,还要求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规定,该《手册》对绿色食品的标准图形、标准字形、图形和字体的规范组合、标准色、广告用语以及在产品包装标签上的规范应用均作了具体规定。

储藏运输标准对绿色食品储运的条件、方法、时间作出规定。以保证绿色食品在储运过程中不遭受污染、不改变品质,并有利于环保、节能。


二、实施该认证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开发"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增进人民身体健康,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从食品营养性角度来看,绿色食品在营养价值上并不比普通食品更高,只是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污染更少,因此食用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