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纪实 ——
凤冈县实施“土长制”推进“净土”行动

 2017年以来,凤冈县创造性地推行“土长制”,实施“净土”行动,加快推进“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发展。目前,该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117万亩、无公害产品认证面积达46.47万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0.5万亩,有机认证面积达3.35万亩;农产品注册商标品牌62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个、贵州省著名商标14个;农产品全域无公害产地认证企业达172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达10家。

  2017年,该县设立了县、镇(乡)、村(社区)、组四级“土长”,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办公、问题督办、目标责任考核、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前置审批等制度,整合涉农资金200万元用于聘请“净土”清洁员。净土清洁员通过“组推荐、村聘任、镇(乡)管理”的形式产生,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负责辖区内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等白色垃圾、生活垃圾的清理,每名清洁员每年补助3600元。

  “2017年,凤冈县率先在永安镇田坝村等产业核心区开展‘土长制’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到2018年底,全县农业产业主产区将全面落实‘土长制’;计划到2019年底,将实现‘土长制’全域覆盖”。凤冈县相关领导表示,目前,全县初步建立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运转高效的“土长制”运行机制,建立起耕地范围内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养殖点污染、生活用水污染台账,标本兼治、挂图作战、定点清除,守住一方“净土”,确保了农产品产地源头生态安全。

  为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该县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生产体系、认证体系、检测体系,构建农产品质量监管“三级”管理网络;已建立并落实茶叶、生猪、辣椒、水稻、肉牛五大产业的地方标准66个和凤冈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五统一”管理办法等规范化管理制度。

  同时,该县着力构建种植业污染防治、养殖业污染防治、水产养殖污染防治、耕地文化推广“四大体系”。严守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地效率控制、耕地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耕地项目,严格农业投入品废弃物管理;加强种植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鼓励施用有机肥,推广运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遵义日报 记者 李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