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纪实 ——
清镇市归宗村:酥李产销两旺 村民笑逐颜开

  8月23日凌晨5时,清镇市新店镇归宗村村民彭存勇匆匆出门,作为清镇市鸭池河画廊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先前往村委会,和合作社副理事长周昌志,村支书舒彬碰个面,三人再开着农用卡车,沿路在石板井组、青山组等4个组收李子。

  把个头大、表面光的李子筛选出来,再用保鲜膜、吸水纸、冰袋等按2斤、3斤、5斤不同重量进行打包……一阵忙活后,彭存勇一行人合力将几十件标有“清镇鸭池河酥李”的新鲜货送到了村里的“中通优选”电商服务站,仔细核对好一大叠网络订单后,这些李子将顺利销往广东、江苏、北京等地。

  “一斤10元,大多按照4斤装发货,一件就能收获40元。”彭存勇说,归宗村目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83人,村民多数以玉米等传统种植为主,因地理位置偏僻且部分荒山石漠化严重,是贵阳市的低收入困难村之一。当前,随着清镇市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合作社尝试“触网”,通过线上互动交易,不仅将酥李“身价”翻番,也降低了丰产贱卖的风险。

  “清镇酥李以个大、味甜、色泽好而闻名,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地人也历来有种植李子的传统。乘‘春风行动’之机,归宗村顺势将李子打造成特色支柱产业,种植1500余亩,目前,仅透过电商平台,已销售32000件酥李,预计村民人均年收入有望达到8000余元。”提及老家今日光景,清镇市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杨尔泰笑得合不拢嘴。

  产销两旺激发致富信心。彭存勇介绍,目前归宗村采取线上推广和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已形成一条“村集体 合作社农户”的农产品产销生态链。“村民有土地的就流转土地,有劳动力的就来合作社务工,还有的眼光更长远,主动要求我们举办电商培训,希望靠电子商务脱贫致富。”彭存勇表示,目前,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已加入合作社,目前社员总数已达142户,随着产业的发展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还会增加。

  “今年4月,按照贵阳市委组织部的相关部署,白云区派出同步小康工作组进驻归宗村,进行对口帮扶。如今,驻村干部们利用晚上时间,轮流到全村各组开展李子树栽培技术培训,指导套种精品南瓜、辣椒等见效快的农作物。”彭存勇表示,尽管蔬菜还未上市,但合作社早已启动了与贵阳市各批发市场销售对接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