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功效,与东北人参齐名。
大方天麻因品质优异,曾获得诸多嘉奖。2008年8月27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大方县“中国天麻之乡”荣誉称号。2011年,大方天麻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天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亦称“赤箭”,兰科,多年生腐生草本,全株无叶绿素,地下有肉质肥厚的块茎;主要生长在阴湿林下和腐殖质较多的土壤里;块茎入药,性平、味甘,是中医上治疗头痛失眠等病症的主要药物。
大方县位于乌蒙山腹地,雨水充足,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1.8摄氏度,土壤多为酸性砂质黄棕壤,植被主要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林混交、荒山灌木草丛等,特别适宜天麻的生长。也因此,大方所产天麻与一般天麻相比具有质地坚实、环纹较少、顶芽较小、断面明亮、特异气味浓郁、天麻素含量较高等优点,素享“中国天麻数贵州,贵州天麻数大方”之美誉。
大方县野生天麻历史悠久,质量上乘,可惜产量不多,是市场上的“稀罕之物”。为能够让群众种植天麻致富,自上世纪70年代探索人工仿野生栽培天麻技术取得成功以来,作为全国天麻主产区之一的大方县,就一直充分利用其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致力于仿野生天麻种植的研究与推广。特别是近几年来,大方县围绕着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了在技术、资金、政策、流通等方面对天麻种植与加工方面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使全县的天麻种植和加工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自2010年起,大方县针对天麻产业,自筹资金500万元、申请国家资助资金360万元,规划建设大方天麻种质资源圃、菌材林研究、育种场、天麻伴生菌厂、天麻产品加工车间”等12个项目,其中基地项目3个,生产线项目5个,服务平台4个。同时,自筹资金685万元、申请国家资助资金935万元,建设重点项目库23个,其中基础性研究项目8个,关键性技术与工艺研究项目15个。此外,该县还紧紧抓住时代机遇,大力加强产业技术人才培训、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不断使大方天麻产业得到规范化、科学化的长足发展。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下,该县的不少乡镇都建有仿野生天麻生产基地,并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以及“大户带动”等模式,有效地调动了群众种植天麻的积极性,使天麻种植成为全县助农增收的一个特色优势产业,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种植天麻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截至2013年,大方县20余个乡镇共种植天麻42300亩,实现产值在5亿元以上。
为了实现地方特色产品的就地增值和延长产业链,大方县在努力扩大仿野生天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天麻产量的同时,还不断加大对天麻的研究与开发力度,并先后成功开发出天麻酒、天麻饮片、天麻胶囊等新产品,备受市场青睐。
以龙头企业带动天麻产业化,是大方延长天麻产业链的一个成功做法。九龙天麻公司是大方县一家集天麻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以“公司+公司”“公司+种植大户”“公司+农户”等形式,在大方县推广仿野生天麻种植2万多亩,合作农户1600多户,为大方天麻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随着大方县委、县政府的不断重视和群众积极性的不断提高,目前大方县的天麻种植及深加工正在向规范化、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天麻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并逐渐蝶变为引领地方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优势产业,“中国天麻之乡”的产品也将昂首阔步走出大方,走向未来。(毕节日报 张珍艺)